“何以赣鄱?”,一句叩问,
回荡在这片被鄱阳湖滋养、
被赣江水串联的土地上。
展开剩余85%巍巍庐山,“匡庐奇秀甲天下”,云雾缭绕处,是诗仙李白的瀑布飞流,是东坡居士的“不识真面目”。它见证了历史的云卷云舒,也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层积。
(九江·庐山)
革命摇篮井冈山,翠竹掩映,红旗漫卷,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信仰的热血,铸就了不屈的精神丰碑。三清山奇峰竞秀,龙虎山丹霞天成,武功山草甸绵延……赣鄱的山,或雄奇、或秀美、或神圣,共同构筑了这片土地的筋骨与魂魄。
何以赣鄱?
再听这青山叠嶂间,回荡的千古绝唱与时代强音。
(吉安·井冈山—上饶·三清山—鹰潭·龙虎山)
鄱阳湖,中国最大的淡水湖,烟波浩渺,候鸟天堂。它吞吐着长江的气息,孕育着鱼米之乡的丰饶。
(鄱阳湖:丰水期-枯水期)
赣江,是赣鄱大地的血脉,赋予了它灵动与包容。水,滋养了稻作文明的根基,也涵养了“上善若水”的智慧。
何以赣鄱?
先看这碧波万顷、润泽万物的水之画卷。
(南昌·赣江·一江两岸)
这里,烙印着“文章节义之邦”的千古美誉。白鹿洞书院的书声,滋养着思想的厚度;王安石锐意革新的胆识,陶渊明寄情山水的淡泊,文天祥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,革命烈士们的大无畏精神,铸就了赣鄱儿女的精神脊梁。
(九江·白鹿洞书院)融亿操盘
这里,更闪耀着“匠心独运”的创造之光。 景德镇的窑火,千年不息,一双双巧手将朴素的泥土幻化为“白如玉、明如镜、薄如纸、声如磬”的传世瑰宝,让“China”之名响彻世界。
何以赣鄱?
答案刻印在历代先贤的风骨里,更熔铸于能工巧匠淬炼的瓷魂中。
(景德镇·窑火·馒头窑)
这是一片被深厚农耕文明滋养的土地。万年仙人洞的稻作遗存,昭示着这里是世界稻作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。 千百年来,“饭稻羹鱼”的生产方式不仅塑造了富庶的鱼米之乡,更深深融入赣鄱的文化血脉与生活方式。
(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)
这里是吴头楚尾,是粤户闽庭,多元文化在此碰撞交融。红色文化的信仰力量、书院文化的理性之光、陶瓷文化的极致美学、稻作文化的深厚根基……如繁星点点,共同织就了赣鄱文化星空的无垠璀璨。这份文化自信,是品牌最深厚的底蕴。
何以赣鄱?
答案就藏在这千年积淀、历久弥新的文化基因里。
(井冈山-鹅湖书院-江西稻田)
答案,在鄱湖的落霞与孤鹜齐飞里
答案,在庐山的飞瀑与云海共舞间
答案,在景德镇窑火映照的匠人眼眸中
答案,在井冈翠竹挺立的革命信念里
答案,在赣江奔流不息的浪潮之上
答案,在万年稻源孕育的丰饶大地里
答案,在每一盏醇香的赣鄱茶汤里
答案,在每一个生于斯、长于斯、
奋斗于斯的赣鄱儿女的心中。
(景德镇陶瓷博物馆-武功山-滕王阁)
请允许江西省泰康旅业集团代表江西向您发出最动人的邀请。走进赣鄱,感受赣鄱。在这里,找到属于你的答案,见证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力量。
*部分图源自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*
—END—融亿操盘
发布于:江西省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